鄧白氏GBI風險評分從2021年第3季的 282.5 小幅上升至第4季 288(圖一),但仍低於2020年第2季和第3季近期高點332。儘管GBI風險評分低於整個2020年的水平,但仍高於長期平均值267.6;顯示企業跨境經營持續面臨高度挑戰。
能源危機、地緣政治和後疫情時代主要的風險與韌性
全球企業面臨的10大風險中,至少有 3 項與全球能源危機直接相關。迫在眉梢的是物價上漲,全球都面臨通膨壓力;歐盟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過度依賴可能成為俄羅斯作為牽制歐洲的槓桿;能源危機使人們對某些國家兌現減碳淨零的能力產生懷疑,這可能會給造成企業在投資決策時蒙受損失。
在地緣政治方面,美國對中國軍事能力提升感到擔憂,亦擴大了世界兩大國之間的軍事競爭。與此同時,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進行軍事集結及來自白俄羅斯的移民危機為歐洲社會帶來造成嚴重威脅。
由 Covid-19 引起的供應鏈中斷有增無減。雖然全球疫苗接種在 2021 年第三季度有重大進展,但非洲疫苗接種率低且新變異株一路從非洲蔓延至歐洲及加拿大,數十國宣布旅遊限制。
本報告強調所有業務、財務、採購和供應鏈團隊都需要面對全球日益複雜的風險影響。
能源危機:價格上漲和政策風險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十多年裡,已開發市場的央行一直在努力對抗通膨。但在疫情之後,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正觸及數十年來的高點。甚至最初被全球當局和研究人員視為暫時性的價格上漲已連續數月保持高點,因此鄧白氏認為 2021年第四季確定的十個風險中至少五個風險和能源危機相關。
全球通脹:
2021年第四季度最大的擔憂是隨著北半球冬季的到來,能源需求和供給不平衡加劇,將進一步推動價格上漲的風險,GBI風險評分為 42(得分範圍在 1-100 之間;得分越高表示影響越大)。
供應鏈困難:
2021年第四季,從半導體到大宗商品供應斷鏈的風險仍然很高,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歷史性乾旱,可能會嚴重影響海運並迫使船舶減輕裝載貨物。
歐洲能源挑戰:
西歐對俄羅斯天然氣過度依賴,若俄羅斯未能就額外天然氣供應達成協議可能會導致企業投入成本增加,GBI風險評分為 25。
氣候政策:
2021年11月舉行的COP 26高峰會在氣候執行方面憂喜參半。儘管各國簽署了排放目標積極推動淨零減碳,但全球能源短缺的危機,一路從歐盟燒進中國、印度再到南美洲,顯示氣候風險受能源牽動,很難實現訂立的目標,GBI風險評分為 21。
新興市場的財政擔憂:
物價突然飆升迫使新興市場收緊貨幣政策,將提高償債成本,且抑制全球經濟成長前景,GBI風險評分為GBI。
Covid-19:向地方性流行的緊張過渡
Covid-19出現兩年後,企業仍在努力恢復正常營運,但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包括捲土重來的風險、致命的變種、違約和破產率上升、政治變化…等。在我們的十項風險清單中,有三個風險和疫情相關。
Covid-19 浪潮復甦中:
儘管亞太地區開發中國家在疫苗接種方面有重大進展,但非洲仍然處於低迷狀態。這可能會導致感染浪潮捲土重來,並恢復封鎖。在撰寫本報告時,歐洲的幾個國家已開始封鎖以應對不斷上升的病例和死亡人數。GBI風險評分為35。
中國經濟放緩:
中國對 Covid-19 採取零容忍政策,需封閉邊界並斷斷續續地中斷內地商業活動。此外,還飽受能源短缺和房地產違約率持續上升的難題,這意味中國經濟成長速度放緩,將對全球復甦構成威脅。GBI 評分為30。
政治兩極分化:
由於 Covid-19 的影響,長期失業率顯著上升顯示專制國家反政府抗議活動增加。此次阿根廷執政聯盟受通膨、貧困率、失業率等高漲導致國會期中選舉受挫。另一值得關注的下一場重要選舉是 2022 年的法國總統大選。GBI風險評分為21。
新的地緣政治平衡
美國抗衡中國「戰略競爭法案」得到兩黨的支持。拜登入主白宮,中美對話的可能性更大,但美國與傳統盟友的合作增加也意味著中國可能不得不面對更廣泛的“西方”聯盟。美國與中國關係不斷惡化將迫使依賴世界兩大經濟體的開發中國家在貿易和投資交易中取得微妙的平衡。
同時,梅克爾後的德國政治領導層在能源安全、歐盟內部凝聚力、歐盟與俄羅斯、土耳其、美國、中國和氣候政策等問題上可能無法達到歐盟的期望。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德國領袖,爾後建立歐盟的共識可能會更加困難,確定兩個地緣政治風險。
中美競爭:
必須達到合作(如氣候變化)、競爭(如貿易和多邊制度)和衝突(如台灣地區或南海)的平衡。美國對中國針對台灣地區的軍事演習以及中國核武快速成長擔憂日益加劇。GBI風險評分高達36。
歐盟的政治:
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集結以及通過白俄羅斯在波蘭邊境大量移民為梅克爾後的歐洲首次外交政策測試。移民一直是歐盟最兩極的話題。雖然梅克爾仍然是代理德國總理,但她的繼任者可能會團結歐盟並與俄羅斯支持的白俄羅斯政權打交道。GBI風險評分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