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ICO運用科技方式,不受到主管機關的監理及規範,即可以募集大筆資金,因此也成為詐欺的新興溫床,各國也開始陸續禁止或開始管理,就是希望避免有心人士運用此方式造成民眾金錢上的損失,而變成監管的漏洞。
但重要的是,金融與科技結合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未來勢必有更多的新興科技出現,在這同時,也讓洗錢的態樣更加複雜且難以掌握,而近期的勒索病毒層出不窮,甚至第一銀行也因遭到國際級的犯罪團體入侵,而出現ATM隔空吐鈔的情形,顯見現在的犯罪已是無國界之分,只要有漏洞,就有可能遭到入侵。
現在從指紋辨識、虹膜辨識、指靜脈辨識、人臉辨識,都讓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更是密不可分,要如何兼顧安全與便利,已經成為所有機構的最重要目標,就是希望避免出現漏洞。
在去年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評鑑台灣後,雖然結果預計在8月公布,但是,法務部次長兼洗錢防制辦公室主任陳明堂日前指出,台灣在評鑑各等級一般追蹤、加強追蹤、加速加強追蹤、不合作四種等級裡,將會以「一般追蹤」作為最終目標,也代表認為台灣在洗錢防制是做的很好,未來10年後再接受APG評鑑。
但其實去年APG評鑑後的初步建議裡就指出,台灣對於境外犯罪威脅、離岸金融等方面的風險評估明顯仍有不足,共有三個面向的問題可被探討:
這既有的問題,也成為法令遵循的隱形漏洞,企業經營者會以為自己已經有防範,但其實是用不健全的資訊去查證,這問題必定會隨著科技成長而更為嚴重。
歡迎與我們聯絡,讓我們一起解決您所面臨的商業挑戰!